瀝青路面典型結構及應用分析
發布時間:2023/4/6 9:54:34
瀝青路面是我國公路的主要形式,在國省道干線路面中占據了90%以上 [1]。瀝青路面的結構主要包括面層、基層和路基三部分,其中基層是主要的承重層,承受了從面層傳遞下來的垂直應力,并將其擴散到路基,同時基層一般也是拉應力的主要承受層,因此基層材料的特性對于瀝青路面結構的剛度、強度、穩定性以及耐久性等性能***關重要,瀝青路面結構的分類也主要是依據基層材料的類型來進行。在我國早期,由于“強基薄面”思想的影響,90%以上的高等級公路瀝青路面都采用了半剛性基層結構,其基層和底基層都是由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組成,這種結構具有很強的強度和剛度,但耐久性和穩定性卻略顯不足,因此我國的瀝青路面很多都達不到路面要求的涉及年限 [2]。為了克服傳統半剛性基層結構的缺陷,同時解決我國路面結構單一性的問題,近年來,我國對于柔性基層、倒裝結構等其他類型的結構形式展開了大量的研究和實踐,并與半剛性基層進行了對比,本文在此基礎上總結現有的一些研究成果,并基于有限元的手段,對我國倒裝結構的力學性能進行分析,***總結對長壽命瀝青路面結構形式的思考。
2.1. 半剛性基層結構
半剛性基層在我國使用最為廣泛,我國的高速公路大都采用了瀝青面層 + 半剛性基層 + 半剛性底基層的結構。其中,瀝青面層大都為14~18 cm,分3層鋪筑,少數面層較薄,僅有9~12 cm,分為兩層鋪筑,而半剛性基層厚度一般為20~40 cm,通常采用強度較高的無機結合料穩定集料來進行鋪筑,底基層厚度與其類似,但材料稍次,一般使用的是無機結合料穩定土。表1給出了我國部分采用半剛性基層的高等級公路的路面結構形式 [3]。
上一條:橋梁養護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問題研究
下一條:水泥混凝土路面白改黑加鋪瀝青面層施工工藝